【霞客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

查看: 69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路琼花寻纳楼

[复制链接]

45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3:15: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7日 文章出自:用户投稿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赵艳青

彝族纳楼茶甸部落唐朝时期曾出兵帮助段氏建立大理国,由此开始成为红河流域最大一支彝族部落。纳楼茶甸部落简称纳楼。建水县下辖官厅镇、坡头乡散落着纳楼土司的遗迹。春日,哀牢山深处,处处风景,处处花。沿着漫山遍野盛开的花儿,我寻找着这些尚未泯灭的故事,穿越回往昔岁月,沉醉西南土司古文化里,静心体味历史更迭、风雨沧桑。

纳楼长官司署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坡头乡回新村的纳楼长官司署,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世代统治红河两岸地区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的衙门。长官司由朝廷派驻,副长官由彝族土司担任,世袭罔替。


泡梨花开



一进院落


明代,临安府在红河流域内下辖九个长官司,史称“临安九属”,纳楼茶甸是九个长官司之首。纳楼土司因传袭时间长,管辖地域广,且中间没有发生中断,因而与贵州水西土司、云南武定凤氏土司合称中国西南三大彝族土司。

纳楼长官司署深深藏在大山隐秘处。建于清代的彝族纳楼副长官司衙署,是长舍普国泰的宅邸,保存完好。

出建水县城区路旁入目漫漫泡梨花开,如雪如雾白花俨然山乡主人,没有文人骚客笔下凄婉伤情、离愁别绪,野性、质朴、坦荡盛放于天地间。高处望远,大片白花儿在平川、在谷地、在半坡,片片如素白朦胧云雾。赭红土地,青翠耕田,黄色房屋,古色村舍、墨绿山峦既是为着花儿做点缀,又被梨花衬托的越发美丽。亲近花朵,白瓣绯蕊心儿一点黄,团团簇簇又成一朵晶莹剔透的琼花,一派的憨直、野性、清纯,本是清净无垢的空气中梨花独有的青草香柔婉又锐利的漂浮。


白水牛


乡间红土路旁花枝遮护,车行其间端的是分花拂柳。阳光一出一树一树的白花好似白玉一般,光华生动、仙灵清绝。空山寂静中,梨花丛中铃儿响玎珰,白色水牛缓步踱出,背上染落英点点。


原野上的村庄



回新村人家


胆战心惊的驾车在一侧悬崖一侧山体的坡路逶迤前行,一个又一个急弯相连,峰回路转处惊艳的景色总是不期而至。听得见鸡鸣犬吠、看得见房屋幢幢的村寨或镶嵌在梯田中,或屹立在山顶,于薄雾山中几分仙逸几分烟火。

山路的尽头是彝族村寨回新村。朴拙至简的土掌房群中的最高处是一幢庄严华伟、汉彝结合的古建筑,这是普氏纳楼长官司署。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中能出现如此大观之建筑,可想象出昔年普氏长官之财力及势力。官署建筑占地面积近三千平方米,以大门、前厅、正厅、后院为中轴线,由南往北一字排列,厢房、书房、耳房左右对称,三进四合院,大大小小共七十余间房舍。大门为坊式,屹立在高台上,前有空场、照壁。还有用于防御的炮楼一座,上面隐约有弹痕斑斑点点,记录下曾经的血雨腥风,不遑多让的是官署内的防御枪眼也鳞次栉比。据当地彝人言说山贼、悍匪很觊觎纳楼长官的财富,三五不时持械来犯,只是从未得手。

正厅端肃敞亮,土司宝座雕刻精美,三条飞龙盘旋云雾中,两只金凤翩翩舞蹈,土司在此审理民事诉讼、举行重大典礼。后院是土司家人生活起居之地,巨大方形水深两米的水缸,养猪的院落,都述说着土司家庭的庞大,人口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文物专家郑孝燮、孙轶青、罗哲文、丹彤等专程赴回新村考察,评价这是座“反映土司制度,保存完整,国内罕见的土司衙门”。

纳楼土司的鼎盛时期是明代至清初,那时纳楼治下范围横跨红河两岸,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都是其他土司望尘莫及的。辖区阔达“三江八里又三猛”,“三江”指元江、藤条江、李仙江;“八里”涵盖了红河南北两岸的大片区域;“三猛”中法战争后全划给了越南的“外三猛”,猛蚌、猛赖、猛梭,“内三猛”上猛、中猛、下猛,包括绿春县大部,以及中法战争被割走的属于绿春的大块领土。


普宗祠


清代光绪年间,纳楼土司家族内部发生争斗波及边陲安定,在云南巡抚的主持下,纳楼土司被分成四土舍,分户的文书石碑完好立于老官厅镇的普宗祠后殿内,各个土舍管辖范围分析清清楚楚。坡头乡纳楼长官署是分家后四土舍之一,分舍伊始长舍的势力并不是最大的,世事更迭、政坛诡异,长舍普国泰作为土知州坚持到了新中国建国后,而他的官邸也保存下来,留给后人一笔探究彝族历史的宝贵财富。


普宗祠大门背面


官厅镇普宗祠,法式水池中式假山、法式牌坊中式正殿后殿等中法结合的建筑,门上横批“世笃忠贞”下书普宗祠,门柱对联“九重锡命传金碧,五马开基自汉唐”。证实了纳楼茶甸土司开基业于唐同时代的南召时期,想远向汉代追溯已无文字记载了。大门背面匾额世忠堂,述说着边陲部族的拳拳忠君报国心,可惜的是对联字迹被毁,正在惋惜时,宗祠看门人从抽屉里找出学生写字本热心的指点给我看,原来上联是:将军誉重文章府,下联:学仕功笃戎马场。


普家仁府宅


普宗祠四年前是官厅镇小学,可同时容纳千名学生就读,现为了保护普宗祠,已搬迁新址。学校开办之初是普家后人普家仁兴办的“复盛乡新学堂”,他亲自担任校长直至建国后,为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距学校不远处是普家仁先生的宅邸,宽敞贵气的走马转角式院落。大门西式,但是在门垛上建有中式美人靠,方便家里女眷不出门便可看见街上的热闹,门垛与转角楼的第二层相连,完美诠释了中西结合。普先生在是在非不分的年代里被污指为通匪,遭冤杀后房屋充公,现住宅为官厅镇文化站,保存完好。

纳楼土司老衙门和大衙门寻找起来颇费些周折。据清嘉庆《临安府志》的记载,官厅曾经“建土城,高丈余,立三门,设司治”,高高的城墙将老衙门、大衙门、宗祠都围在了城里。遗憾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土城的遗迹了。


大衙门大门



断垣残壁



烧火心不会疼吗


残存的大衙门门楼,被一众民建包围着,依稀能看出盛年时的华彩,高高的石阶,美丽的彩绘,精致的木雕,门扉上模糊的图案都在说着曾经的权势。衙门里大部建筑已经颓祀倒塌,庄严的殿堂一面墙孤零零的立着,只剩下一角雕刻着象征吉祥的大象头图案横梁,几分傲然几分悲悯的看着脚下的断垣残壁。白色的野花挥洒肆意,挤挤挨挨的开了一地。那倔强不肯让花草蚕食的地方,是大小整齐精心打磨过的青色铺地石。雕着如意花纹柱础石旁的劈好的烧柴居然是古雅的彩绘雀替、色彩清晰,奢侈鸡笼用剑环式镶边门板围成,危悬的挂落上雕刻着装饰金花的《太上感应篇》书简,好似下一刻会掉落怀中。

哀牢山中亦步亦趋追寻着纳楼土司的脚印,肩头披上彝人黑色羊皮披毡,缀在底端的毛穗子若有若无一下又一下触碰着腿,也许过往以她的方式与我聊着那些不为人知的雨霜花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