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

45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09:12: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8年第02期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宋燕

三江平原是一个并不完美的新天府。历经半个世纪的垦荒后,沼泽遍地的北大荒已经变成了良田万顷的北大仓。如此沧海桑田的巨变令粮农专家踌躇满志,也令生态学者痛惜不已。而三江平原的最终入选,除了这里的居民生活比较闲适外,更重要的理由同时关乎耕地与湿地:它是中国商品化率最高且仍有发展潜力的粮食基地;近年来其残存的壮美湿地受到了有力的保护,并出现了复苏的生机。

刚刚翻垦过的黑土地油亮亮的,让人满怀憧憬。三江平原的土壤类型以暗棕壤、白浆土、黑土及草甸土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土。其黑土以腐殖质层“深厚”著称,一般有70厘米,最厚者可达100厘米,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平原西部微有起伏的漫岗地上,总面积约66.69万公顷。三江平原耕地对中国粮食安全贡献巨大。不过,换个角度看,它们的前身都是湿地,五六十年前这里刚刚开始垦殖时,因为机械化程度不高,湿地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往往“一个连队100多人5年才能开十来亩地”。真正发生巨变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农业到来之后,全球最先进的农耕机械垦殖过的土地,规模巨大,产值可观,排水、排涝均工程化,湿地却无力自我修复了……摄影/汤富


“农场在小河上游的山沟里建设了一个没有完成的小水库,那里的河、水泡子与推土机取过土的大沟里的水面相连,水面与草甸子交错一片,形成了鱼虾、飞禽、走兽的乐园。”这是老知青冷雪峰在回忆北大荒的散文中写到的场景。1963年,他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位于三江平原的八五二农场。农场地处完达山脉的北麓,黑龙江省宝清县内以东地区。从完达山里流出的蛤蟆通河、大索伦河、小索伦河向北流入挠力河,而后在饶河县汇入乌苏里江。这里是转业官兵在1956年开发北大荒时所建设的一个大农场。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在迎来数以十万计的“冷雪峰”之前,这里荒野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林间野兽出没,低空百鸟飞翔,时称“北大荒”。

拓荒与粮仓

作为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词,“北大荒”源自《山海经》里的“大荒”,曾经有“东荒”、“西荒”、“北荒”之称,早年时仅包括现黑龙江省西北部的松嫩平原一带,真正延展到三江平原、与现黑龙江垦区的概念重合,还是从1958年开始的。那年5月7日,参加黑龙江东部密山、虎林、合江一带荒原开发建设的转业军官徐先国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名噪一时的诗作《向地球开战》:“一颗红心交给党,英雄解甲重上战场。不是当年整装上舰艇,也不是当年横戈渡长江。儿女离队要北上,响应号令远征北大荒。”

因为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又催生了一个新名词:“北大荒精神”。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