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广西博物馆协会协办的“全区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展”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广西众多博物馆积极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各种实践活动,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乡村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推动文旅融合等方面发挥了博物馆的力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开拓了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传承非遗 振兴“绣”美凤立村
自2015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对口帮扶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凤立村。通过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新方式、精准扶贫中的文化技能培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功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扶贫路。
结合凤立村留守妇女居多的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制订了文化技能扶贫暨广西民族传统织绣培训计划,以文化为支点,以织锦为重点,致力于建立有内生动力、能够让贫困人口自己劳动致富的长效机制。
2022年桂绣新品培训班开班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供图
4月29日,2022年桂绣坊桂绣新品培训开班仪式暨“喜迎二十大 绣娘在行动”农民桂绣培训班、“喜迎二十大 书香伴小康”农民读书班在凤立村开班。桂绣坊采取“博物馆+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操作模式,解决了桂绣产品生产、销售等问题,村民们不用担心技术和销路问题、对接公司不用考虑生产问题,实现了双方共赢。“幸福是靠双手奋斗出来的。通过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传统技艺,还可以赚钱改善生活,我们要一针一线‘绣’出幸福。”凤立村支委委员、妇联主席黎洪兰自信满满地说。
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通过“博物馆+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帮扶模式,联合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广西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已向来自凤立村及周边村落的将近50名村民传授桂绣技艺。
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还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挖掘展示历史、民族文化方面的专长和人才优势,提升乡村特色旅游价值。在该馆的指导下,凤立村生态博物馆建立,在梳理和展示村落历史、增强村民自豪感的同时,整合了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
留住乡愁 凝聚振兴力量
2003年,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同时谋划、同步建设。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指导下,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文旅融合等工作,不断探索文化遗产就地保存和培育,以及乡村发展的双重目标实现路径。
广西各民族生态博物馆所处的社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生态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和乡村旅游项目的科学开发,实现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让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始在10个生态博物馆开展以“四个一批”为内容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建设,建文创合作联盟,培养新时代的“文创匠人”,通过发展文创产业建立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有效体系,为各生态博物馆社区的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开设乡村振兴·广西扶贫产品专柜 广西民族博物馆供图
广西民族博物馆还在对口帮扶的昭平县黄姚镇白山村进行了生动的实践。2016年起,先后选派梁俊新、李建勇、廖晓迪等优秀党员和业务骨干,分别担任白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专干,通过建设村史馆、打造特色产业、开展“红石榴”志愿服务进山村活动等各项工作,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2017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大力实施白山村村史馆扶贫项目。该博物馆依托白山村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旅游产业链项目,发展白山村集体经济,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和鼓励贫困户自己“造血”,实现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增收。在馆内设置的乡村振兴·广西扶贫产品专柜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发挥优势 文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西各博物馆不断拓展其与社区经济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社会职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特色优势,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打通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博物馆立足藏品和科研成果优势,以科普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推出了“自然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开展2至3次志愿服务,每次时长约3天,集中举办活动3至5场。累计服务群众、师生近十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成为基层、乡间一道亮丽的“科普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