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8期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申充
在大都市“钢铁森林”的包围圈里,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现代化建筑群中,有一处由各民族原生态建筑和各色庄稼地组成的园林,当你身处其中,就会体会到华夏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园复制的云南傣族曼飞龙塔,塔尖上的“天笛”似乎在应和着不远处鸟巢中发出的 奥运赛场上热情的欢呼。
我的一位研究科学史的朋友曾经这样质问我:凭什么你一边享受着现代化的一切优势,一边却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以继续穷困的代价保守着原生态的生存环境供你欣赏?这个问题挺尖锐,我当时没有给出答案,也没找到解决问题的两全办法。后来有一件事似乎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2004年9月,北京中华民族园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政府签订了协议书,将在英川一级电站建设中不得不拆除的一座古廊桥,移至中华民族园内畲族博物分馆恢复保护。 这的确是个不坏的办法。 桥梁史上的活化石:古老的茶堂桥这座古廊桥名为“茶堂桥”,修建于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原来坐落在浙江南部景宁县英川镇的木耳口村。按建筑学的说法,为“木构伸臂起拱廊桥,全长61.5米,宽4.88米,净跨26.7米,廊屋十五间,歇山顶,柱架抬梁式,桥两侧分置挡风板。”这座“编梁式木拱廊桥”意义非同寻常。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拱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猛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富生命力的一种桥型。1954年,著名桥梁史学家唐寰澄在故宫看到《清明上河图》时,为画中汴水上一座拱桥“感到无比的激动”,说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大跨度木拱桥。”这座形若彩虹的桥梁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人们曾把它与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泉州的万安桥、潮州海阳县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可惜,这座“虹桥”似乎与干涸淤死的汴河河道一起,随着历史的尘埃湮灭了,此后难觅踪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桥梁专家们发现这样美丽的虹桥并非只是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中,在浙南与闽东北交界的山区就藏匿有“虹桥”的身影,只不过长期以来“藏在深山人未识”。在当时专家的眼中,这几乎等于发掘出了一座中国古代桥梁科学技术的“侏罗纪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