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

45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19 09:14: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3年第07期 作者: [color=rgb(0, 155, 255) !important]刘晶

南美洲大陆靠近南极的地方,有一条势如破竹般生长的冰川。站在观景台上,你能看到冰川末端在眼前轰然崩塌,听到冰川内部因挤压断裂而发出的响动,亲身见证冰川的流动性。它就是莫雷诺冰川。在全球冰川萎缩的大趋势下,这条海拔仅200米、日进30厘米的成长型冰川,成为了“冰川时代”的活标本。

从空中俯瞰,莫雷诺冰川、阿根廷湖与麦哲伦半岛—冰、水与陆—构成了一个精致的平衡:莫雷诺冰川总是想要拥抱麦哲伦半岛,阿根廷湖则在其中“搞破坏”,从而这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而亲密的关系。摄影/Joseph Sohm/c



在莫雷诺冰川的脚下、冰川徒步营地中,领队会为每一位即将登上冰川的人讲解巴塔哥尼亚冰原、莫雷诺冰川和阿根廷湖的基本信息。



由于安第斯山脉拦住了从太平洋上空吹来的大部分水汽,所以在阿根廷一侧显现出干旱荒凉。接近阿根廷湖的山麓,因湖面上空的湿润而造就了一片亚寒带针叶林,莫雷诺冰川伸入到林侧,密林、冰舌、湖水以及散落到湖里的冰川冰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摄影/David H. Collier



从北半球的冬季出来旅行的人,对南半球的夏季不太自信,
其实即便是在冰川上行走,也大可不必把自己裹成“粽子”。
上莫雷诺冰川所需的装备很简单:在自己穿来的鞋上绑一双钉鞋底,
再戴一双手套就可以了。


我在南半球的一个夏季里,踏上了南美洲阿根廷国土南端的那条“嘎隆隆”作响的冰川。

抵达阿根廷圣克鲁斯省卡拉法特镇(Calafate)的那个傍晚,火烧云把阿根廷湖(Lake Argentino)的湖水映得无比明媚,湖面平展展地铺在小镇的一侧,湖对岸的天际线被尖耸起伏的山峦占据着,空气清冽,巨石、岩石碎屑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我国青海、西藏或新疆的某些地方——在中国,这种荒芜的、青灰色的、有着古冰川削切痕迹的山峦,往往是高原、干旱和缺氧地带的象征。

然而,在阿根廷湖畔,我感到氧气充足,这里的海拔只有200米左右,向东几百公里,是浩瀚的大西洋,向西几十公里,就能遇到源自安第斯山脉的冰川了。望着湖对岸勾勒天际线的远山积雪,感受着风吹到脸上的温润,我有些恍惚,“高”与“低”的感受强烈“嫁接”着。不过,我很快找回了平衡:这里其实并不“低”,它的“高”体现在纬度上——达到了南纬52度,在平行于地面的标尺上,我找到了心理“高”度的依据。


这是莫雷诺冰川和麦哲伦半岛之间所能形成的最完美的拱形。仔细观看冰拱桥的节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所承受到的来自冰川上游的向下滑动的力量:拱桥上方的节理显示出了那种张力,当压力积累到超过了临界点时,桥就塌了。



日进 30 厘米的活冰川

卡拉法特是一个季节性繁荣的小镇,每当到南半球的夏季,这里便会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若不是因为莫雷诺冰川(Glacier Perito Moreno)和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这个始建于1927年的小镇很可能一直是木材交易者的临时落脚点。小镇四周的荒原上生长着一种开黄色小花、结深蓝色小果的植物“calafate”。历史上当地人用它的果实做成果酱、果干,给单调的饮食增添了不少甜蜜和营养,为了纪念这种给人以温馨的植物,当地人干脆把地名也取成Calafate。从这地名的来源可以推测,这里原本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