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

45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5 11:16: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间:2022-11-21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陈熠瑶 编辑:张宇 李庆禹

秋末冬初,候鸟迁徙湿地,层林尽染红霜。彩虹栈道横跨在澄澈湖面上,野鸭扇动着翅膀,激起一圈圈涟漪。湖水之下,鱼儿轻轻摇动着身体,自由地游动——这里是武汉东湖风景区线路上的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一景。

近年来,华侨城集团坚持“生态环保大于天”的规划建设理念,在深圳、武汉、南昌、襄阳等地,科学管理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普及自然教育和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等实践中积极作为,担当守护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取得了积极成效。

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 华侨城集团供图

治理湿地 修复先行

约12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的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东湖绿道黄金地带。据武汉华侨城总经理褚云宏介绍,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污染严重、淤泥成堆的废弃鱼塘。2016年,武汉华侨城响应东湖风景区“退渔还湖”政策,将原废弃的鱼塘进行“活化”, 采取水循环设计等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治理,修复再造湿地生态系统,形成“食藻虫—水下森林—水生动物—鸟类”共生系统,变鱼塘为“宝地”。“我们把水景搭建和水质净化结合起来,打造集生态科普与环保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据了解,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改造提升将场地基底的恢复与保护放在首位,着重恢复水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可持续的水体净化系统。物理和生物净化手段双管齐下,将来自东湖的Ⅳ水经过三层净化达到Ⅱ-Ⅲ类水,净化过后的湖水澄澈干净,极大提升了生态稳定性。依赖湿地环境的鸟类也将这里作为了栖息地。

事实上,武汉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并不是华侨城集团管理的首个湿地公园。早在2007年,华侨城集团便受深圳市政府委托管理位于市区的湿地公园,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保护性修复、持续性提升,将其打造成为中国唯一一处地处现代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并摘得深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的桂冠。在刚刚举行的COP14的重要边会——“CEPA”湿地教育与保护论坛上,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被国际湿地中心授予“明星湿地中心”称号。

华侨城组建专业团队,包括鸟类、水环境、生态学、红树林等多个不同领域专家,在水环境、鸟类监测等基础上,共同研讨修复对策,对湿地实施了包括水环境修复、生物通道恢复、鸟类栖息生境修复、植被修复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深圳华侨城湿地已记录动植物1133种。其中植物393种、鸟类183种,包括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22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27种,节肢动物427种、底栖动物94种,较2007年接管时提升一倍以上。

深圳华侨城湿地公园 华侨城集团供图

景观提升 环境修复

“以前塘里的水发臭,我们本地人都绕着走,哪里像现在,环境好,风景也好。”武汉东湖风景区街道的居民李先生说。

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的改造提升设计站在社会责任与初心的立场,从环境修复和游人情绪解压为出发点,重焕自然与人的双生活力与平衡共生,缝合疫情带来的伤痕。

如今,修复后的武汉华侨城湿地公园芦苇湿地、沼泽杉林、湿地保育、净水水景涵养明确分区,冬春季水质可达Ⅱ类,同时营造不同生物的栖息环境,使之成为逾千种动植物的栖息之所,吸引近40种鸟类飞来过冬。这里已成为武汉市及东湖风景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项目的指定示范展示区,节假日高峰期日均有1.2万余游客来此领略湿地之美。

“尊重自然”是华侨城在湿地管理上的基础性原则。“零废弃”“无痕湿地”等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最终形成了“不消杀、不做景观式修剪、不开灯”的“三不原则”,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和功能的完整性和自然性,让超千种动植物在都市中央自在地繁衍生息。

华侨城在全国各地的湿地公园也各展其美。在广东,佛山顺德桂畔湖湿地公园以“国际范”的自然生态+艺术空间理念,致力于成为顺德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会客厅”和“生态名片”;在江西,南昌华侨城生态艺术公园高度重视象湖湿地保护,重点改造园区绿色生态区域,打造“自然、生态、野趣”的湿地景观,构建绿色低碳的高质量生活空间;在湖北,正在建设中的襄阳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结合汉江原生水系风貌,引入全新动植物种类,构建“ 湖—湿地—城”公园系统,为城市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