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徐霞客网 霞客旅游网 霞客摄影网

查看: 7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慈济宫[福建厦门]

[复制链接]

4537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6 08:5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6-11-1

    慈济宫又称西宫、祖宫,在福建省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交汇处,九龙江入海处的白礁村。始建於宋代,供奉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民间亦称为“大道公”。公俗姓吴,讳本,字垂基,号云衷;因是位道行高深的道长,人们也称他为真人,真人祖上自中原迁来漳州,至五代末年,父母因战乱避居白礁(时属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吴真人一生以慈悲济世为怀,施医不问贫富贵贱;又不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常常奔走於崇山峻岭、民间村落,因而深得乡亲父老、人民的爱戴。吴真人羽化之後,乡亲父老为缅怀其恩德,便私自追谥真人为“医灵真人”,并修起龙湫庵,塑像供奉。这是真人羽化後第一座神庙。翌年又集资扩建为庙宇。乡里远近有病痛疾苦,甚至战乱天灾也都求真人保佑,于是尊神便由医神成了地方保护神。至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又敕建庙宇。乾道二年十月赐庙额“慈济”,於是祀庙上升为官方祀庙。真人世居白礁,羽化之後又於真人故居近处建龙湫庵塑像供奉。几经修葺扩建,至宋绍兴间又敕建为灵宫。因宫观址在龙湫庵,所以至今宫楼上仍高悬“真人所居”匾额,并称灵宫为祖宫。又因宫在积善里之西,民间又俗称为“西宫”。宫中有四绝:一是彩绘中有一幅凤头、龙尾、乌龟身、四脚兽的神物;二是宫中保存着康熙、嘉庆、咸丰、光绪等朝代的重修碑记;三是东宫两侧后山,有一块“心”字石,此石形似人心,“心”字中间一点却方在底下;四时宫殿橼子上的黑白画,据说来自唐伯虎的颜料配方和画法,不受虫蚀。

    慈济宫面积一千六百多平方公尺,大门与广场一端大戏台对峙,广场宽阔可客纳数千人。祖宫分前中後三殿,脊饰华丽。前殿为重柜歇山顶,立柱抬梁两肤五门宫楼。大门两侧一对踞立的镇殿石狮,系始建文物。层楼前为长廊,後为宽敞厅堂,长廊门额悬“真人所居”巨匾;长廊前沿置有勾栏,可以凭栏眺望广场;厅堂後为天井,两侧为钟鼓楼,光线充足,舒展大方。前殿两侧,延伸为文武朝房,突出主体成辅佐之势,整体结构宏伟壮观。
  中殿前沿一祭台,台缘前镶有飞天仙女和狮子戏球浮雕,造型古朴,为始建文物。中殿正中立柱开阔,神坛上供奉保生大帝。顶棚为穿斗藻井(蛛蜘结网结构),精巧美观,反映了明代日趋繁丽建筑艺术风格。穿斗工艺精密,质地牢固,虽经正统十年漳州六级地震、万历三十二年泉州海域八级地震、民国七年南澳七级地震,以及附近数次五级地震的震动,但都依然完好无损。
  前殿骑楼成一长廊,十根石柱一字排开,当中六根蟠龙石柱,中殿十六根立柱,第一排为四根蟠龙石柱,布局整齐。共十根蟠龙石柱系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时,台胞所捐献,石柱为八角棱形,外饰镂空蟠龙。石雕技艺精湛,神态逼真,是清代杰出的巨型石雕精品。後殿升高,石阶十数级,开间阔31公尺,深11公尺,18根石木支柱,横直有致,宽阔堂皇,气派宏大。   
   厦门海沧镇青礁东鸣岭是历史名医吴真人行医得道之胜地,供奉吴真人为神明、神医的慈济宫,已经是闽台、东南亚不少老百姓供奉的祖庙。相传吴真人精通医术,身背药箱,云游四方,为这一带百姓解除病痛,苛难杂症,妙手回春,被誉为神医,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了纪念他的恩德,百姓自发筹款,把他生前居住的茅舍改建为龙湫庵,并雕塑吴真人形象,奉为“医灵真人”,1160年由宋高宗钦准将龙湫庵建五落皇宫式大宫殿,赐名为慈济庙,后改为慈济宫;从此,香火不断,常常人山人海。
    慈济东宫,成为祖宫。这是一座庄严雄伟,飞檐交错的皇宫式建筑,其中有四绝:一是彩画中有一幅凤头、龙尾、乌龟身、四脚兽的神物;二是宫中保存着康熙、嘉庆、咸丰、光绪等朝代的重修碑记;三是东宫左侧扣上,有一块“心”字石,此石形似人心,“心”字中间一点却放在底下;四是宫殿椽子上的黑白画,据说是来自唐伯虎的颜料和配方和画法,不受虫蚀。
     青礁慈济宫,又称东宫,座落海沧岐山东鸣岭之麓,林木苍翠,怪石嶙峋,风光独好。
  
  东宫奉祀北宋神医吴本。吴本,又称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同安白礁人。东宫原为五殿。据说,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率师东征,收复台湾。出征前到东宫向保生大帝许愿,请大道公随船护航助战,收复台湾后重建东宫。可台湾收复后,青礁已是清朝治下,无法还愿。于是,郑成功命在台南学甲镇建造慈济宫。从此,吴真人就在台湾生根。郑成功的“忠贞军”的闽南子弟约定在每年三月十五日在学甲遥祭大陆的祖宫,称之为“上白礁”,成为惯例,延续至今。如今,台湾有供奉保生大帝的宫庙200多座,善信甚众。
  
  东宫建筑为双曲燕尾歇山式,12根龙柱气魄非凡,尤以二根花瓶柱甚是奇特。木雕也甚精湛,且无蜘蛛结网。据说是用了唐伯虎作画颜料配方的缘故。彩绘更是精美。前殿左廊天花板上的凤头、龟背、龙爪、狮足、虎腿、白泽尾,背驼红袱大印的“鸱龟”,在闽南宫庙中极为罕见。
  
  吴真人住过的草庐龙湫庵近年进行了重建,规模也扩大了许多,集中了丹灶、药臼、药泉三圣迹,这还是吴本当年使用过的原物,一千多年风貌依旧,极为珍贵。
    青礁慈济宫和风景名胜
  青礁慈济宫殿巍然屹立,气势轩昂。宫后有岐山,左有龙湫,山明水秀,景色清幽。后看,层峦挺拔,林木葱茏,前观,东南面海,山海分明。龙湫庵下的左边山谷,即龙湫坑,流水不息,激湍于岩壁石隙,飞珠泻玉。石上镌"龙湫"二字,其上有平顶石,击之如擂鼓,称"仙鼓石"。还有"仙扁担"等石景。
  从龙湫山谷溯源而上。溪谷约半公里,流水蜿蜒,或为小潭,或弯曲一泓,水清澈见底,实似矿泉。昔日吴真人在龙湫坑结庐,亲凿石臼,直径35公分,深约8公分,此乃吴真人捣药的遗迹。在龙湫庵后有口水井,井水长年不涸。水质甘洌、药用价值高。
  有四亭:一是心字亭,为双层六角亭;第二是丹井亭,建于"丹井药泉"之后山坡。为双檐攒尖顶,有石砌台阶可登临。在亭上,仰观山上群石攒簇,形如菡萏,俯察田园湖泊,涟漪映碧,赏心悦目,无限风光。第三是药臼亭,为四方形石亭,游人憩息,静生亭中,正好鉴古遐思,倾听泉声,仿佛飘然世外。最后一个亭便是丹灶亭,在龙湫庵右台阶上,为双檐圆亭。亭旁安置出土的丹灶石构件、上刻"丹灶"二字,四亭造型各一,各展风姿。
  自观这个吉地,前面一望平畴,有山有水,视野广阔,遥望正面似龟形小丘上有巨石,号称"案堂石",为堪舆家所鉴赏。在殿后山峦环抱有一株树龄数百的榕树,主干不高,而树冠茂密,呈圆罩状,因名"凉伞树"。

    东宫与西宫
  慈济宫有青礁、白礁两处,青礁慈济宫位于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青礁村岐山东鸣岭,离厦门12公里。白礁慈济宫位于龙海市角美镇白礁村,离厦门22公里。两者皆奉祀北宋名医吴真人。为什么又有东宫、西宫之分呢?
  树有根,水有源。慈济宫之始应是"青礁龙湫庵"。这是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吴真人成神后,群众在他炼丹成神之地龙湫坑建造一个庙宇开始名为"青礁龙湫庵。"
  南宋高宗绍兴辛末年(公元1151年),高宗赐建"五殿皇宫式"的大庙,名为"青礁龙湫庙"。南宋孝宗乾道丙戌年(公元1166年),赐庙为慈济,由此称"青礁慈济庙"。南宋理宗淳祐辛丑年(公元1241年)下诏"改庙为宫",由此大道公庙称之为青礁慈济宫、白礁慈济宫,前者为东宫,后者为西宫。它们之所以有东西宫之分,是因为青礁慈济建庙后,由于漳泉各地的大道公庙每年都到青礁慈济庙谒祖进香,又都集中在三月十五日吴真人诞辰前后,形成香客队伍人山人海,当时地方上又分支派别常为进香闹事,因此在积善里(今龙海县角美镇白礁村吴真人出生地)另建一座"白礁慈济庙"。划归泉州府百姓谒祖进香,青礁慈济庙由漳州府百姓谒祖进香。后来两者皆改庙为宫。
    厦门海沧镇青礁东鸣岭是历史名医吴真人行医得道之胜地,供奉吴真人为神明、神医的慈济宫,已经是闽台、东南亚不少老百姓供奉的祖庙。相传吴真人精通医术,身背药箱,云游四方,为这一带百姓解除病痛,苛难杂症,妙手回春,被誉为神医,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了纪念他的恩德,百姓自发筹款,把他生前居住的茅舍改建为龙湫庵,并雕塑吴真人形象,奉为“医灵真人”,1160年由宋高宗钦准将龙湫庵建五落皇宫式大宫殿,赐名为慈济庙,后改为慈济宫;从此,香火不断,常常人山人海。
    慈济东宫,成为祖宫。这是一座庄严雄伟,飞檐交错的皇宫式建筑,其中有四绝:一是彩画中有一幅凤头、龙尾、乌龟身、四脚兽的神物;二是宫中保存着康熙、嘉庆、咸丰、光绪等朝代的重修碑记;三是东宫左侧扣上,有一块“心”字石,此石形似人心,“心”字中间一点却放在底下;四是宫殿椽子上的黑白画,据说是来自唐伯虎的颜料和配方和画法,不受虫蚀。
    慈济宫位于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交汇处,地势优越,风光秀丽,视野开阔,站在东宫阁楼上,放眼四望,四面三公里处是慈济西宫,不远处是龙池岩,东面是厦门岛、九龙江、漳嵩公路及大海,尽收眼底。逢年过节,或逢吴真人生辰忌日,大家都要到慈济宫烧香朝拜,祈求平安快乐,特别是每年从海外归来的港澳台华侨更是洛绎不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