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故乡邯郸有座著名的丛台,那里是怀古的好地方。公元727年,唐代著名游吟诗人李白,就曾醉登丛台,伤时怀古,写下“歌酣易水动,鼓震丛台倾”的名句。
丛台之古,需追溯至战国时代。
公元前325年,15岁少年赵雍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第六任国君,是为赵武灵王。赵雍接手的是一个“四战之国”,国土四方全是战争的威胁:西南是韩国,西边是秦国,东边是齐国,北边是燕国,所有这些国家都对赵国虎视眈眈,不断制造各种摩擦。除此之外,西北边陲的林胡、楼烦等胡人部落也同样令赵雍头疼,他们如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北方游牧民族一样,时常越过边境到赵国劫掠一番,而且来去如风,根本无从防范。
强邻环伺之下,赵雍历经一系列战争及政治博弈,日渐成熟。《东周列国志》如此描绘赵雍:“身长八尺四寸,龙颜鸟喙,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这种夸大其词的渲染根本无法使人了解赵雍的真实面貌,但说其“志吞四海”却并非妄言。公元前307年,33岁的赵雍颁布了一项举世震惊的法令:全体赵国人立即脱掉宽袍大袖的传统服装,改穿胡服;废弃军中笨重的车辆,兵士一律改为骑马。这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这项“全盘胡化”的改革引起一片哗然,赵国国内的贵族激烈反对,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中国贵为礼仪之邦,怎能向蒙昧下贱的胡人学习呢?这不是背离祖宗之法么?赵雍回答说:“衣服,是用来穿的;礼,是用来为国家服务的。古今不同俗,帝王不相袭,为什么要一味因循古代的礼法?”—两千年而下,赵雍这番言论依然令人感佩,中国历史上能有如此清醒头脑的君主帝王实在少之又少。
欢迎光临 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http://xxke.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