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标题:
托口 走上祭坛的千年古镇
[打印本页]
作者:
不高兴
时间:
2018-3-20 09:23
标题:
托口 走上祭坛的千年古镇
托口,位于湘黔边界。明清时期,因为经营桐油、木材,这个千年古镇成了“上通云贵、下联汉沪”,影响到整个沅水流域的商贸重镇。几百年来,她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湘西风情,安然静栖。但是,面对现代化建设,它不得已走到命运的终点——因为修建托口水电站,这里要被彻底淹没。在即将覆灭的前夕,请和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小镇,回首她过往的繁华与风情,就当是一场为了告别的仪式吧。
[attach]7035[/attach]
黑湿的碎砖堆,斜塌的木梁,如坟包散布的砾石堆,沼泽般的坑洼地,再远一些,沅水滔滔,正在发出低沉的吼声……这里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托口,湖南怀化下辖的一座千年古镇。我记忆中如诗如画的青山绿水,美过丽江的街心,已完全被眼前的景象代替。因为托口下游约3.5公里的东游祠在修建水电站,古镇成为蓄水区,不久以后,这里将彻底变成一片泽国。
我的故乡,即将登上祭坛。越是接近终点,我的思绪越渐痛苦。我开始想先辈是怎样在这块不毛之地,披荆斩棘,结庐而居,播下了文明的种子?又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打造出一座“内陆资本主义萌芽”的边贸商城?怎样创造出包容互补的清水江文化?本来,这一切就在身边,直到它将永不复返时,我才猛然醒悟,曾经漠视的一切是多么珍贵。对于托口,也许我要花一生的时间去思索。
[attach]7036[/attach]
李白诗中藏托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每当读到李白这首牵动无数读书人情丝的诗篇时,我总想有多少人会想起托口,这个湘西偏僻的小镇?
“五溪”是指湘黔川交界地带的五条溪流,包括辰溪、雄溪、溪、酉溪,以及朗溪(今托口渠水)。聚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便被称为“五溪蛮”。五溪蛮的来历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而真正进入史书,是汉代在此设立郡县之后。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来自三国的故事。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故事中,便有托口。相传,蜀丞相率领30万大军前往南蛮之地时,曾在托口安营扎寨。在故乡的三里村,还有一座“孔明城”。方形的城墙用夯土做成,四周有着清晰的护城河遗迹。过去,常常有老乡倚在城墙下,向怀里的娃儿讲着苗汉交通的往事。
托口的名字何时得来,已经不得考证。很多人倾向认为那来自地理的因缘际会:从遥远的贵州都匀县云雾山中跌宕蜿蜒,清水江九曲连环又势不可挡地向东北冲出贵州,与源自湖南靖县的渠水汇合。因为两水互为顶托,汇合之地便得名托口。从这里开始,沅水携带着两条江的基因浩荡而去。所以,托口也被称为沅水的第一口岸。
因为扼控湖南、贵州衔接之要冲,又是水路交通的重要口岸,在唐代初年,托口已经是周边数十公里内商品交易的集市码头了。当后来繁华一时的洪江还只是一小小草市时,托口已是辖五县之大的县城。
托口历史上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片段发生在唐代的天宝年间。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被贬为龙标尉,谪降五溪地区。恰逢当地的苗族首领叛反,他只身孤胆,前往苗军在托口的驻地——三里坪芙蓉溪,对女首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苗女首领为之所动,以山歌作答,愿苗汉永息干戈,代代友好。王昌龄也欣然命笔,题诗相赠。从此留下了“题诗联苗汉,干戈化玉帛”的千秋佳话。
故乡的真正兴旺,始于明代。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营造紫禁城。因为华北一带开发较早,太行山及周围高原的山林锐减,可供大型建筑的林木不多。东北虽然森林覆盖,但为女真等部落占据,采取多有不便。自然地,森林广袤的西南地区变成了朝廷青睐的采木之所。清水江腹地,山高林密,遮天蔽日,此前从未经历大规模开发,遍地生长有红心杉木和樟、梓、楠等珍稀木料。尤其是号称苗木的杉树,树龄长,木杆直,木质紧密,两三人合抱的巨杉遍山皆是。据说,为修建皇宫前来征集木材的钦差见之甚喜,称为皇木。就此掀开了托口的繁华往事。
[attach]7037[/attach]
欢迎光临 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http://xxke.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