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标题: 一眼爱上稻田风情 [打印本页]

作者: 不高兴    时间: 2023-1-14 08:53
标题: 一眼爱上稻田风情


时间:2023-01-12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陈熠瑶 编辑:赵垒 杨雪寒

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下,有一间在稻田里长出来的民宿,名叫禾肚里。它被千亩稻田所包围,让人重新回归蛙声、稻香、荷风、星月,以及儿时的淳朴。说起“禾肚里”,许多民宿爱好者都会竖起大拇指,称之为“广东乡村民宿的典范之作”。

民宿的主人叫郑春桃,是出生在广东梅州大埔县的客家人,坚韧,敢闯、敢干是她的性格。20世纪90年代,郑春桃在深圳“拼事业”,幼儿教育事业做得风生水起。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罗浮山,对山下千亩稻田一眼难忘,萌发了在这里建民宿的想法。

2016年,将废弃的小学设计、改造之后,第一家“禾肚里”在稻田中诞生了。郑春桃说,取名“禾肚里”,是因为这几个字里面包含着“禾、土、田、木、月”等象征着返璞归真的字眼,符合她心中对“农耕劳作、诗意田园、人与自然、五谷丰收、稻田美景”的向往,也象征着乡村的新生。

“禾肚里”寄托着郑春桃对乡土的深情,她将乡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进行改造,整合出新,探索出了新模式,即运用“民宿+”实现“以宿带村”,整合景区资源实现“民宿+景区”。再运用“民宿+扶贫”“村企合作”“旅游兴村”“茶旅融合”和“森林旅游”等模式盘活闲置物业、激活乡村,让民宿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农民增收的“新法宝”。

经过几年的实践,“禾肚里”通过开展“春耕秋收”等稻田农耕体验、传统手艺现场教学活动,打造了中小学生研学体验基地、房车露营体验基地等,深化“民宿+”模式,三产融合,联动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郑春桃说,她一直在摸索可行、可探、可究、可持续和可裂变的模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深深扎根于岭南大地的乡村之中,才可以将她的稻田梦一步步变成真。

2018年,在梅州市大埔县“乡贤回归投资兴业工程”的号召下,郑春桃怀揣着回报家乡的愿望,带领禾肚里团队从珠三角地区回到大埔,把在外地多年打拼取得的资源、资金和经验带回家乡,先后创办了大埔禾肚里稻田民宿、聚奎楼民宿,农旅融合的中草药百草园、大埔县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等,致力于乡村文旅产业建设。

回到家乡之后,郑春桃走出了更加接地气、更有乡村链接能力的路子,不仅创办了学院,更将大埔蜜柚、西河富硒食品等农副产品变成旅游商品,跟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合作关系,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增加农民的收入。她让农民变成公司员工,帮助2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积极发挥留守妇女的力量,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共建“美丽庭院”“美丽家园”。

在郑春桃看来,三产融合是关键:通过“禾肚里”品牌项目落地,打造地方网红爆品民宿项目,为乡村旅游引流;深入挖掘本县本村特色文化,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着重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及特色线路,形成市场认可的成熟产品,促乡村旅游产业闭环形成,串珠成链;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多村联动发展,依靠当地成熟的旅游业,带动乡村种植、传统手艺等一二产业,达到三产融合,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打造优质乡村振兴旅游片区,从点及面成片,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这些年来,郑春桃始终不忘教育老本行。2020年,她开设了“大埔县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推动乡村人才培养,打造培训基地。她说,以民宿为载体,设立当地的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可以借助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和因地制宜的便利性,让参与培训的基层干部更好地熟悉乡村状况、了解乡村资源、扎根乡村实际、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可以更好地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的技术水平和思想意识;可以让乡村的农耕产品更好地走出去,把先进技术更多地带进来;更可以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丰富旅游产品。这也实现了郑春桃“回归”教育与“造血”乡村的初心。

2021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1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名单,郑春桃榜上有名。她说:“希望自己的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得更坚实一些,更扎根乡村的土地。”








欢迎光临 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http://xxke.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