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黔西市化屋村风光旖旎,一条自高速路口蜿蜒而下的盘山公路穿过崇山峻岭,与青山绿水相映成景,美若画卷……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在村文化广场,习近平亲切地对乡亲们说,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一年多来,地处乌江源百里画廊核心区的化屋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交通、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融合发展,取得了新成就、走出了新路径,开创了乡村振兴新局面,百姓日子更加幸福甜美。
旅游致富 唱响新苗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苗乡化屋村,我是今天的导游赵群……”刚刚走进化屋村,身穿民族服饰的导游正带领一批游客欣赏苗乡美景,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留念。
自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化屋村考察以来,化屋村全体干部群众围绕发展乡村旅游的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民族特色,大力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用淳朴的民风,丰富的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旅游,走出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去年国庆假日期间,大型苗族实景歌舞表演《苗韵化屋》在化屋村首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感受苗乡风情。
“化屋村苗家儿女,自古能歌善舞。我们依托板凳拳舞、花坡芦笙舞、多声部民歌等歌舞,打造了这一大型歌舞表演。其中,板凳拳舞是将传统的板凳拳与现代舞蹈相融合创作出的新舞蹈,展现了别样的视觉美感。”当地多声部民歌非遗传承人杨国安说。
今年春节前夕,村民杨清鑫夫妇开办的农家乐开门迎客,新装修的房屋能同时接待10桌客人。而最早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何兰,更是早已成为村里有名的致富能手。她乐呵呵地说:“2021年,农家乐的毛收入有60万元。”
据了解,化屋村现有农家乐33家、民宿18家。化屋村已经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2021年,化屋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
“2021年以来,化屋村围绕旅游发展新增了很多业态,尤其是围绕游客吃、住、游等进行了业态的拓展,推出苗家特色民宿、农家乐、民族刺绣产品等。化屋村正以文化铸魂,以旅游为卷,在苗乡大地绘就全新乡村振兴画卷,唱响了振兴新苗歌。”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介绍。
多产融合 带来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考察期间,走进扶贫车间。他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些话依旧萦绕在就业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文丽的脑中,她说:“总书记的嘱托打开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只有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打开市场。”
近年来,化屋村通过就业扶贫车间,将苗绣制作产业化,带动村民实现就业。就业扶贫车间结合化屋村传统的苗绣、蜡染等技艺,创新开发出50多种文创产品。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与网红达人合作开展直播带货,使其文创手工艺品远销海内外。
截至目前,化屋刺绣蜡染扶贫车间已吸纳22名苗族妇女稳定就业,另有70余名绣娘通过在家制作以计件方式获取报酬。“2021年,扶贫车间总销售额达400多万元,线上线下平台各占一半,而直播销售额有百余万元。”杨文丽说。
苗族节日食品黄粑制作能手赵玉学,不时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时的情景。“那天总书记亲切地询问了我家的生活情况,叮嘱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并祝福我们日子越过越甜美。”赵玉学回忆说。
2021年,赵玉学抓住机遇,注册了“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特色美食黄粑,并开起了农家乐。“现在,黄粑是我们村的特色旅游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现今,化屋村以苗绣蜡染、化屋黄粑为代表的生产加工业正在稳步发展壮大,同经果林套种中草药、乡村旅游等一起构建起了多产融合发展之路,有效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
“两山”实践 描绘新画卷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化屋村码头远眺乌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
“一年多来,化屋村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相继实施了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树立起了乌江源上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许蕾说。
化屋村还以生态旅游开发为突破口,倾力打造了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提升景区品牌。2022年化屋村获评首批贵州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坐拥绿水青山,游客纷至沓来。如今,站在乌江北源六冲河化屋码头,如黛的青山、荡漾的碧波、漫野的山花美不胜收。不时往来的游船传来欢声笑语,与美景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新画卷。
“很久没有感受到在山水间畅游的乐趣了。而且你看岸边,觅食的水鸟、闲卧的黄牛,真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刚乘船游览完的游客李云云说。
村民尤荣利抓住机遇,与两个弟弟于2018年成立公司,经营两艘观光游船。“平日里要跑两三趟,旺季时每天要跑五六趟,一天收入可超过2000元。”尤荣利说,日子越过越好了。
乌江水静静流淌,滋养了青山,孕育了一方百姓,也给化屋村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由民宿、农家乐、经果林产业以及苗绣蜡染等构成的“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目标。
2022年,化屋村将牢记嘱托,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青山为纸,绿水着墨,文化为魂,多产为基,画就一幅生态美、环境优、文化兴、旅游旺、百姓富的乡村生活新画卷。
欢迎光临 霞客网|中国旅游门户 (http://xxke.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